2025年9月22日下午3点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"高质量完成'十四五'规划"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。证监会主席吴清出席了这场发布会,并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、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等一同介绍了"十四五"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。
1、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
央行表示2024年9月以来,出台了一系列货币金融政策举措,有效稳定市场预期、提振信心,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。在回应美联储降息时指出,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上坚持以我为主,兼顾内外,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,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。今天新闻发布会不涉及短期政策的调整,关于“十五五”及下一步金融改革内容,我们将在中央统一部署后与大家进一步沟通。
2、资本市场制度建设逐步完善
国务院去年出台新 “国九条”,证监会又会同相关方面相继出台了 60 余项配套规则,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得到全方位重构,为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打下制度基础。
3、投融资功能共同发挥
近五年,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57.5万亿元,直接融资比重稳中有升,较“十三五”末提升2.8个百分点,达到31.6%。这五年,上市公司通过分红、回购派发“红包”合计超过10.6万亿元,比“十三五”增长超过 8 成,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.07倍。
4、中长期资金积极入市,股市波动下降
截至今年8月底,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 A 股流通市值约21.4万亿元,较“十三五”末增长32%。吴清表示,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重要的专业投资力量,也是维护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“压舱石”“稳定器”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,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 15.9%,较“十三五”下降 2.8 个百分点。
5、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
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跑出 “加速度”,资本市场含 “科” 量上升,目前 A 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 1/4,已明显高于银行、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。市值前 50 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 “十三五” 末的 18 家提升至当前的 24 家。
2025年我们认为国内流动性延续宽松,同时处于政策窗口期,下半年为提振实体经济可能会出台更多的增量政策,同时外部风险逐步缓和,美联储降息开启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。当前市场处于“政策底+资金底+估值底”共振期,行情延续概率较高,但需适应板块轮动加速与结构分化。随着国家平准资金的构建、社保及保险等长期资本的入市,权益市场正致力于形成“震荡慢牛”模式,而债券市场在货币宽松和风险偏好的角力下继续保持震荡。
风险提示:1、政策效果不及预期;2、海外地缘政治风险加剧。
申银万国期货有限公司
分析师:贾婷婷
从业资格号:F3056905
投资咨询号:Z0016232
联系电话:021-50586292
研究所所长:薛鹤翔
从业资格号:F03115081
交易咨询号:Z0022482